6.3 储能电池热失控与火灾应急处置


6.3.1 电池预制舱内电池发生热失控时,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处置:
    a)电池预制舱退出运行,断开舱级储能变流器断路器和簇级继电器;
    b)启动通风系统进行通风;
    c)解锁门禁系统;
    d)确认电池管理系统是否按照既定防火策略执行(a~c步骤);
    e)通过电池管理系统确认发生热失控的电池模块位置;
    f)打开相应管理系统,对视频、温度、可燃气体浓度等进行监视;
    g)报告电力调度和运维单位负责人;
    h)运维检修人员赶往现场,人员远离故障舱,疏散相关人员,做好安全隔离措施;
    i)如果热失控现象消失,通风排出有毒气体,运维检修人员在测量有毒气体浓度、舱内温度达到安全值后,佩戴防护器具进行故障后处置;
    j)如果热失控进一步加剧引发火灾事故,则执行本文件6.3.2条。
6.3.2 电池预制舱内的电池等电力设备发生火灾时,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处置:
    a)启动固定自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;
    b)集控中心值班人员发现火情,拨打“119”电话报警,并报告电力调度和运维单位负责人;
    c)如果固定自动灭火系统未能自动启动,则应人工确认电池制舱断电后,远程启动灭火系统;
    d)通知运维检修人员赶往现场,做好安全隔离措施,向消防救振队指挥员报告火场情况和安全注意事项;
    e)消防救援队组织并持续使用大量的水进行控火和灭火;
    f)明火熄灭后,应至少喷水降温2h,防止复燃;如有可能,则喷洒水雾到舱内进行降温;
    g)灭火完成12h后,由穿戴必要防护装备人员先行打开舱门、通风排出有毒气体,检测有毒气体浓度、舱内温度达到安全值后,人员方可佩戴防护器具进入舱内进行后续操作分析。
6.3.3 扑救人员在参加灭火的过程中应防止发生烧伤、中毒、窒息以及触电和爆炸等次生灾害。在空气流通不畅或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场所灭火时,扑救人员应正确使用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。

目录导航